正常人一日飲食一般習慣吃三餐,怎樣安排好這一日三餐是有學問的。有的家庭安排得非常合理,吃的花樣是五花八門,而有的家庭的飲食則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品種極為單調。一日三餐不僅要定時定量,更重要的是要能保證營養的供應,做到膳食平衡。
早餐不但要注意數量,而且還要講究質量。主食一般吃含淀粉的食物,如饅頭、豆包、玉米面窩頭等,還要適當地增加一些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漿、雞蛋等,使體內的血糖迅速升高到正常或超過正常標準,從而使人精神振奮,能精力充沛地工作學習。
午餐應適當多吃一些,而且質量要高。主食如米飯、饅頭、玉米面發糕、豆包等,副食要增加些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如魚類、肉類、蛋類、豆制品等,以及新鮮蔬菜,使體內血糖繼續維持在高水平,以保證下午的工作和學習。
晚餐要吃得少,以清淡、容易消化為原則,至少要在就寢兩個小時前進餐。如果晚餐吃得過多,並且吃進大量含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不容易消化也影響睡眠。另外,人在夜間不活動,吃多了易營養過剩,也會導致肥胖,還可能使脂肪沉積到動脈血管壁上,導致心血管疾病,故應合理安排一日三餐。
科學搭配一日三餐的飲食原則
一天要吃三餐飯人吃飯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或是解饞,主要是為了保證身體的正常發育和健康。實驗證明:每日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質消化吸收率為85%;如改為每日兩餐,每餐各吃全天食物量的一半,則蛋白質消化吸收率僅為75%。因此,按照我國人民的生活習慣,一般來說,每日三餐還是比較合理的。同時還要注意,兩餐間隔的時間要適宜,間隔太長會引起高度饑餓感,影響人的勞動和工作效率;間隔時間如果太短,上頓食物在胃里還沒有排空,就接著吃下頓食物,會使消化器官得不到適當的休息,消化功能就會逐步降低,影響食欲和消化。一般混合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時間大約是4~5小時,兩餐的間隔以4~5小時比較合適,如果是5~6小時基本上也合乎要求。
三餐中食物的選擇:一日三餐究竟選擇什麼食物,怎麼進行調配,采用什麼方法來烹調,都是有講究的,並且因人而異。一般來說,一日三餐的主食和副食應該粗細搭配,動物食品和植物食品要有一定的比例,最好每天吃些豆類、薯類和新鮮蔬菜。一日三餐的科學分配是根據每個人的生理狀況和工作需要來決定的。按食量分配,早、中、晚三餐的比例為3∶4∶3,如果某人每天吃500克主食,那麼早晚各應該吃150克,中午吃200克比較合適。
早餐的科學搭配: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飯,每天吃一頓好的早餐,可使人長壽。早餐要吃好,是指早餐應吃一些營養價值高、少而精的食物。因為人經過一夜的睡眠,頭一天晚上進食的營養已基本耗完,早上只有及時地補充營養,才能滿足上午工作、勞動和學習的需要。早餐在設計上選擇易消化、吸收,纖維質高的食物為主,最好能在生食的比例上占最高,如此將成為一天精力的主要來源。
早餐的重要性:一個人早晨起床後不吃早餐,血液黏度就會增高,且流動緩慢,天長日久,會導致心臟病的發作。因此,早餐豐盛不但使人在一天的工作中都精力充沛,而且有益於心臟的健康。堅持吃早餐的青少年要比不吃早餐的青少年長得壯實,抗病能力強,在學校課堂上表現得更加突出,聽課時精力集中,理解能力強,學習成績大都更加優秀。對工薪階層來講,吃好早餐,也是干好基本工作的保證,這是因為人的腦細胞只能從葡萄糖這種營養素中獲取能量,經過一個晚上沒有進食而又不吃早餐,血液就不能保證足夠的葡萄糖供應,時間長了就會使人變得疲倦乏力,甚至出現惡心、嘔吐、頭暈等現象,無法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
理想早餐的要素:一般情況下,理想的早餐要掌握三個要素:就餐時間、營養量和主副食平衡搭配。一般來說,起床後活動30分鐘再吃早餐最為適宜,因為這時人的食欲最旺盛。早餐不但要注意數量,而且還要講究質量。按成人計算,早餐的主食量應在150~200克之間,熱量應為700千卡左右。當然從事不同勞動強度及年齡不同的人所需的熱量也不盡相同。如小學生需500千卡左右的熱量,中學生則需600千卡左右的熱量。就食量和熱量而言,應占不同年齡段的人一日總食量和總熱量的30%為宜。主食一般應吃含淀粉的食物,如饅頭、豆包、面包等,還要適當增加些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漿、雞蛋等,再配以一些小菜。
午餐的科學搭配:
俗話說“中午飽,一天飽”。說明午餐是一日中主要的一餐。由於上午體內熱能消耗較大,午後還要繼續工作和學習,因此,不同年齡、不同體力的人午餐熱量應占他們每天所需總熱量的40%。主食根據三餐食量配比,應在150~200克左右,可在米飯、面制品(饅頭、面條、大餅、玉米面發糕等)中間任意選擇。副食在240~360克左右,以滿足人體對無機鹽和維生素的需要。副食種類的選擇很廣泛,如:肉、蛋、奶、禽類、豆制品類、海產品、蔬菜類等,按照科學配餐的原則挑選幾種,相互搭配食用。一般宜選擇50~100克的肉禽蛋類,50克豆制品,再配上200~250克蔬菜,也就是要吃些耐饑餓又能產生高熱量的炒菜,使體內血糖繼續維持在高水平,從而保證下午的工作和學習。但是,中午要吃飽,不等於要暴食,一般吃到八九分飽就可以。若是白領族少勞力的工作群在選擇午餐時,可選簡單一些清燙莖類蔬菜、少許白豆腐、部份海產植物做為午餐的搭配。
晚餐——接近睡眠須吃少:
晚餐比較接近睡眠時間,不宜吃得太飽,尤其不可吃消夜。晚餐應選擇含纖維和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但是一般家庭,晚餐是全家三餐中唯一的大家相聚共享天倫的一餐,所以對多數家庭來說,這一餐大家都煮得非常豐富,這種做法和健康理念有些違背,因此在調整上仍與午餐相同的是餐前半小時應有蔬菜汁或是水果的供應。晚餐時仍應有一道以上的生菜沙拉盤,內有各式芽菜。芽菜在吃食時可用海苔卷包起,做些變化。主食與副食的量都可適量減少,以便到睡覺時正好是空腹狀態。
晚上可以適當的吃這些
黃瓜
建議吃黃瓜。水果要么含糖吃了會胖,要么有果酸傷胃,而且比較貴,吃水果很容易餓就要多吃,個人感覺不太好。黃瓜就沒問題了,想吃多少吃多少,減肥效果好,還便宜,又不傷胃,還好吃。晚上那黃瓜當晚飯吃,每天上稱都有驚喜。
經現代藥理分析研究認為:黃瓜含水分為98%,並含有維生素乙胡蘿卜素,以及少量糖類、蛋白質,鈣,磷,鐵等人體必須的營養素。黃瓜中因含有一種”丙醇二酸”的物質,它有抑制糖分轉化為脂肪的作用,因此,都認為多吃黃瓜有減肥作用。如果用黃瓜汁來清潔皮膚和保護皮膚,或用搗碎的黃瓜來舒展皺紋,都是有效的。如果因日曬引起皮膚發黑,粗糙,用黃瓜切片攘抹患處,每日兩三次,也有良好效果,因黃瓜中所含的黃瓜油對吸收紫外線有良好的作用。
黃瓜中還含有一種葫蘆素,這種物質具有抗腫瘤作用。此外,多吃黃瓜既能加速腸道腐敗物質排泄,亦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功能,因此對患有肥胖癥,及高明固醇和動脈硬化的病人,都有益處。黃瓜雖然可作菜蔬水果食用,但之所含的維生素和營養素含量較少,所以不宜單獨食用,最好與其他蔬菜,水果一起吃,才能吸取機體所需的營養素。
豆漿
據研究顯示,豆漿中富含的大豆蛋白質,不僅能供給人體充分的營養,還能促進過量膽固醇的排泄,使血液中的膽固醇下降,並促進脂肪燃燒;大豆皂素可抗氧化和預防動脈硬化;大豆卵磷脂則能抑制脂肪的囤積,還可改善失眠。
因此,經常攝取高脂肪、高卡路里、高蛋白的人,不管想不想減肥,為了健康理由,都可藉由飲用豆漿,幫助調整內分泌與脂肪代謝系統,進而分解多余脂肪清潔體內腸壁、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
此外,有些成年女性的體型偏瘦,乳房中的脂肪積聚較少,所以乳房不夠豐滿,像林志玲等必須長期節食保持身材的名模,就是如此。要多吃豆類食品,就可補充植物性荷爾蒙,並幫助胸部脂肪聚積,產生豐胸效果。在林志玲受傷前,美體專家唐安麒曾為她設計一款在無糖清豆漿中加入生雞蛋的豐胸食譜,就挺符合營養的設計原則,而有更年期癥候群的婦女,也可以藉此吃法改善不適癥狀。
(責任編輯:張小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