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發胖?這些發胖原因你有嗎?
1.遺傳原因
一些人可能是生來就是胖子,這主要與遺傳有關。根據統計,父母單方面肥胖,子女發胖的機率是40%,是一般人的4倍;如果父母都胖,則機率高達80%,是一般人的8倍。
2.飲食不當
飲食不當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原因。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營養攝入不均。日常膳食中,攝入脂肪過多,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攝入不足,容易令人發胖。另一方面則是食量過大。這個很容易理解,就算熱量再低的食物,吃多了,熱量累積起來也是會令人發胖的。
3.水腫虛胖
一些人的身體的排水功能較差,多余的水分在體內積聚就會造成水腫型肥胖。這類人的要想減肥,除了多加運動外,在飲食方面要多吃利尿消腫的食物,如冬瓜、芹菜等。
4.代謝障礙
新陳代謝的作用就是移走對身體有負擔的東西、新生對身體有益處的東西,當這個機制運轉不正常,就會有問題產生,例如高血壓、高血脂,體重上升也是一種現象。除了疾病,年紀漸長、愛吃高熱量高油脂的食物、不良生活習慣,也會讓新陳代謝變緩慢,熱量代謝不良,當然會發胖。
在懷孕期間,和產後的幾個月里,媽媽們的運動量自然是比平日要少,而且吃得也比平日多,變胖是很正常的事情。在生產後,媽媽們的腰腹部鬆弛,容易堆積脂肪,導致身材走樣。
6.不良習慣
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的小習慣、小細節往往是影響你身材的關鍵。比如一些人喜歡坐下來的時候蹺二郎腿,這個動作堅持久了,會阻礙腿部血液和淋巴循環,導致下半身浮腫。
7.缺乏運動
運動少的人基礎代謝率會偏低,基礎代謝率偏低就會使得人體消耗熱量的能力有所不足,容易發胖。
預防肥胖的方法有哪些
1、多吃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
在每一餐中多加如水果、蔬菜和粗糧等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能夠有助控制食欲。膳食纖維是一種比重小、體積大,並不易被消化,會在腹中停留較長時間,飽腹感強。吃過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你並不會很快感覺饑餓,自然就不會總想著要吃東西了。另外,其升糖指數低,有助於降血糖。
2、分清真饑餓感和假饑餓感
人之所以產生饑餓感,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血糖濃度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除了葡萄糖濃度之外,心理因素和飲食習慣也會讓人產生饑餓感。而由心理因素和習慣導致的饑餓感會隨著你的意識改變而消失,並非真正意義上的餓。渴了、累了、困了、生氣了等都可能讓你感覺饑餓,但這些並非真的饑餓感。當這些情況出現時,你要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喝些水,再來判斷自己是不是真餓了。如果不是真餓,那你千萬不要上當而去進食。
3、少吃甜食
甜食含有較多糖分,糖分容易被消化,因而就算你吃多了也不會感覺飽。並且甜的食物會刺激人的食欲,讓人面對美食欲罷不能。因此,平時少吃甜食,烹飪時候也少使用糖作調料。
4、小碟子進食
如果你對自己控制力沒把握,你可以食用小號的餐具進食。煮飯時候,寧可少做也不要過量,用小碟子盛飯菜。就算你把盤子清空了,也不會導致飲食過量。
5、勤漱口
漱口會把口腔清潔干凈,在你想吃東西的時候,你就會暗示自己已經漱過口了,不能再吃東西了。當我們口中留有食物的香味時候,我們會控制不住還想再吃東西。而漱口會食物的味道清洗掉,斷了我們對美食的留戀,減小人們對食物的欲望。
(責任編輯:黃毅偉)